每生產1000千克胡蘿卜,需氮2.4—4.3千克,磷0.7—1.7千克,鉀5.7—11.7千克。其吸肥規律表現為:生育初期遲緩,中后期根系開始膨大時生長急速增加,養分吸收也隨著生育量的加大而增加。
在播種后的兩個月內,各要素的吸收量不大,隨著根部的膨大,吸收量顯著增加,吸收量以鉀多,其次是氮、鈣、磷和鎂,依次減少。在收獲時葉片中的鉀多,其次是氮、鈣、鎂,磷很少。而在根部中鉀和氮多,其次是磷、鈣和鎂。
胡蘿卜對氮的要求以前期為主,在播種后30——50天,適量追施氮肥很有必要,如此期缺氮,根的直徑明顯減小,肉質根膨大不良。不同形態的氮對胡蘿卜的生長影響很大。胡蘿卜對磷的吸收較少,約為吸氮量的1/3。
當土壤中有效磷含量少時,增施磷肥的效果明顯,隨著施肥量增加,產量亦有增加的趨勢。對于磷吸收系數比較大的石灰性土壤上,施用較多的磷肥作基肥,有益于植株早期生長和后期根系膨大。鉀對胡蘿卜的影響主要是使肉質膨大,生產中應重視鉀肥的施用,防止土壤缺鉀,特別是在肉質根膨大期,要確保鉀肥的供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