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今,市面上的農藥有很多種,不同的農藥有不同的防治范圍。要針對防治對象的種類和特點,選擇適合的農藥品種和劑型。根據當地、當季時令作物易發生的病蟲害選購農藥,在未搞清楚病蟲發生的為害癥狀時,不要盲目選購和施用農藥,應采集標本到當地植保部門或向農技人員咨詢.發病癥狀得到確認后,才能對癥用藥。
2.2選用、、經濟的農藥
不要選用變質、失效及國家明令禁止施用的農藥,不選用包裝破損、殘缺不全或不明確的農藥;應選用有品種名稱、規格、登記號、質量批準文號、生產許可證號、凈重、生產廠名、廠址、使用說明、注意事項、毒性標志、生產日期、質量期、批號等標識標記完整的農藥,才能達到節約成本、提高防效的目的,才不至于選用到假冒偽劣的農藥。
2.3適時施藥
在施用農藥時,應選擇在病蟲害敏感的階段或薄弱的環節進行,過早過晚施用都會影響到防治的效果。如水稻二、三化螟的防治,應抓住蟲卵開始盛孵而幼蟲未鉆入水稻莖稈之時施藥,才能取得較好的防治效果。
2.4看天施藥
施用農藥的效果,也受到天氣的影響.如在刮大風、下雨等條件下施藥,防治效果會受到很大的影響。在刮大風天氣施藥,藥液的霧滴會隨風飄移,不能均勻地降落到農作物的表面,從而降低了防效;雨天施藥會直接被雨水沖刷掉藥液.造成流失,影響防效;中午高溫時施藥,會加速藥液的揮發與分解,降低防效。
2.5適法和適量施藥
在施用農藥時,應根據農藥的不同劑型.采用不同的施法。如施用粉劑,就不能對水噴霧;防地下害蟲應采用拌種、毒餌等方法;對于常在葉背的害蟲,施藥時應向葉背施藥等,才利于提高藥效。用藥過多,容易發生藥害.用藥過少,達不到預期的效果,應根據不同農藥的使用說明,掌握恰當的、合理的對水劑量,不能隨意的增加或減少用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