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氣溫逐漸走低,不少蔬菜轉入棚室生產,每年這個時間,常有菜農朋友咨詢關于棚室蔬菜施肥及管理的有關知識,在此,小編提醒菜農,棚菜管理做到“四不顛倒”。
造墑澆水與移栽定植順序
不能顛倒
不少菜農習慣先把有機肥撒在棚內,再施入化肥,然后耕翻,平整后起壟定植菜苗,澆水。這樣做很容易使蔬菜幼苗根系和肥料接觸,造成燒根、失水,或者氨氣中毒。若先澆水再移栽,當肥料經過水溶解和稀釋后,就不易產生氣害,也不易因燒根造成根系失水。
因此,建議先澆水造墑,然后栽苗,再用氨基酸腐殖酸肥液灌根,注意7~10天灌一次,連灌3~4次。菜農也可將過磷酸鈣、鈣鎂磷肥與農家肥混合施用,不僅,而且肥效好。
磷元素和鉀元素的施用量
不能顛倒
瓜菜產量形成要素中磷、鉀比例為1:2~3,利用率分別是20%~30%、50%~70%.因此,在施肥過程中,一定要注意多施鉀肥,合理配施氮肥、磷肥,這在坐瓜果之后尤為重要,愛偏施磷酸二銨的現象一定要避免,并且,要合理配合施用生物肥,以調控營養供給。
防治病蟲、營養調控和澆水的次序不能顛倒如果澆水在前,而防病蟲與營養調控在后,那么一方面植株營養生長過剩,生殖生長不足,輕者節間長、葉片薄、莖稈細,重者落花落果;另一方面,由于澆水后棚內濕度加大,易使疫霉病、腐霉病、霜霉病等病菌繁殖加快,致使病害加重。因此,必須先用藥預防病蟲害,用抑制劑調控長勢,然后澆水施肥。
有機肥和化肥的施用原則
不能顛倒
首先,必須以有機肥為主,化肥為輔;其次,有機肥必須腐熟。施用未腐熟的有機肥料如雞糞,帶有大量的鹽類和病蟲,如氯化鈉、疫霉病菌、線蟲蟲卵等,增加病蟲防治的難度和成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