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米紋枯病的防治方法
發布時間:2014/2/18 16:50:51 瀏覽次數:1754次 文章來源:玉米紋枯病
玉米紋枯病在中國早于1966年在吉林省有發生報道。20世紀70年代以后,由于玉米種植面積的迅速擴大和高產密植栽培技術的推廣,玉米紋枯病發展蔓延較快,已在全國范圍內普遍發生,且危害日趨嚴重。
(1)病原及時深翻消除病殘體及菌核。發病初期摘除病葉,并用藥劑涂抹葉鞘等發病部位。
(2)選用抗(耐)病的品種或雜交種,如渝糯2號(合糯×衡白522)、本玉12號等。實行輪作,合理密植,注意開溝排水,降低田間濕度,結合中耕消滅田間雜草。
(3)藥劑防治、用浸種靈按種子重量0.02%拌種后堆悶24~48小時。發病初期噴灑1%井岡霉素0.5kg對水200kg或50%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、50%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、50%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、50%退菌特可濕性粉劑800~1000倍液;也可用40%菌核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0%農利靈或50%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000--2000倍液。噴藥重點為玉米基部,保護葉鞘。
(4)提倡在發病初期噴灑移栽靈混劑,具體方法見移栽靈混劑使用指南。
溫馨提醒:本網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,倡導誠信合作、互惠共贏!為保證您的利益,建議經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,認真考察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,以免造成損失!
您留言,我回電!幫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產品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