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米干腐病病原及侵染途徑
發布時間:2014/8/12 10:17:49 瀏覽次數:1987次 文章來源:玉米干腐病
玉米干腐病有3種致病菌,同為真菌中的半知菌球殼孢目球殼孢科色二胞殼屬。以種病原菌為主要種。病菌所產生的分生孢子器黑色,扁形、球形、梨形或不規則形。分生孢子有2種:一種為淺褐色圓筒形或橢圓形,有1個隔膜,少數有2個隔膜,大小15-33×3-7微米;另一種為無色透明線狀不分隔孢子,大小為18-27×l微米。病菌生長的適溫度為28-30度。分生孢子器在吸收水分后放出孢子。孢子發芽的適溫度為20度。
玉米干腐病病菌以菌絲體和分生飽子器在病殘株和種子上越冬。第二年春天,病組織上原有的分生孢子器或新產生的分生孢子器吸水膨脹,釋放出大量新生孢子,借氣流傳播,為害春玉米。 發病條件:溫濕度和玉米生育期與本病的發生關系極為密切。5月,春玉米生長后期氣溫高,雨水多,有利于病菌傳播、萌發和浸入。玉米開花時,葉鞘變松,病菌孢子落入葉鞘內,在有水分的條件下,萌發侵入葉鞘;或從花絲、穗梗、果穗的苞葉間及裸露果穗直接侵入,造成嚴重發病。
溫馨提醒:本網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,倡導誠信合作、互惠共贏!為保證您的利益,建議經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,認真考察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,以免造成損失!
您留言,我回電!幫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產品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