麥田紅蜘蛛是常發性害蟲,為害小麥始于苗期。以成蟲、若蟲、卵,在小麥分蘗叢和土塊上越冬。其耐寒能力極強,當翌春氣溫達到8℃以上時,便繁殖為害。一般播種早、播種前后未澆水和整地粗糙的地塊,冬前發生較重。那么,小麥紅蜘蛛的發生規律有哪些?小麥紅蜘蛛防治措施是什么呢?
小麥紅蜘蛛的發生規律
①麥蜘蛛也同樣是螨蟲,主要通過吸收小麥汁液危害小麥。被紅蜘蛛危害的小麥,首先從下部葉片開始受害,隨后逐漸向中、上部分蔓延。受害葉片會出現黃白色斑點,并隨蟲害加重,逐漸出現紅色斑點,并出現葉片局部卷縮的現象。被危害的小麥,植株發育不良、矮小,甚至導致全株枯萎,隨之產量減少,乃至絕產。
②小麥紅蜘蛛分兩種,一種是麥長腿蜘蛛,一種是麥圓蜘蛛。麥長腿蜘蛛喜溫暖喜干旱,***適宜的溫濕度為氣溫18°左右,濕度50%以下;麥圓蜘蛛則與之相反,喜陰暗潮濕,***適宜發生溫濕度為氣溫12°,濕度80%以上。麥圓蜘蛛活動時間基本在傍晚、晚上,而麥長腿蜘蛛則多活躍于早上至下午。

小麥紅蜘蛛防治措施:
(1)消滅蟲源。在麥田的野麥苗、野燕麥及其周邊的雜草上,寄生著大量的紅蜘蛛蟲、卵,及時鏟除這些雜草進行田外處理,可防止其向麥苗上轉移為害。
(2)中耕滅蟲。因紅蜘蛛的卵多產在土塊上,通過中耕既可保墑防旱,提高地溫,促進麥苗健壯生長,又能破碎土塊,使蟲卵被砸死和埋入土內悶死,暴露地表的蟲卵經冬季冰凍可大大降低孵化率。
(3)澆水滅蟲。針對紅蜘蛛假死性的特性,澆水結合人工拉繩震動的方法,將其埋入泥土中窒息死亡。
(4)鎮壓滅蟲。紅蜘蛛具有群集性,秋末冬初季節,在上午9時爬上麥苗為害,下午3~4時麥苗上的數量***多,此時進行鎮壓,既能保墑防旱,又有控制旺長的良好效果。結合鎮壓抖動麥苗,可將大量紅蜘蛛壓入土中悶死。
以上就是小麥紅蜘蛛的發生規律有哪些?小麥紅蜘蛛防治措施的所有介紹了,隨著小麥紅蜘蛛為害程度日益加重,逐漸由次要害蟲上升為主要害蟲對小麥產量影響很大,一般情況小麥減產15%~20%,嚴重地塊減產達50%~70%。因此農民朋友要謹慎防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