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邊抓緊采摘收獲,“菜籃子”供應;一邊組織農機農技下田,助力三秋農業生產。從荊州市農業農村局獲悉,荊州市通過開展災情調度、加強技術指導、落實抗災措施等舉措,確保疫情防控和農業生產兩不誤,推進農業農村經濟平穩發展。
抓好秋糧生產是全年糧食豐收的關鍵。近期,按照防汛抗旱工作要求,荊州市農業農村部門實行領導帶班24小時值守制度,確保及時收到預警信息,及時發布預警信息,及時處置突發災情;同時,成立生產工作專班,加強農情調度和生產指導,確保工作不因疫情斷檔,防災減災措施落實到位。
在疫情防控形勢下,各地主動創新方式,利用直播平臺等線上平臺開展技術培訓;指導低風險地區農技人員在做好防護條件下深入生產查苗情、查墑情、查病蟲情,指導農戶加強田間管理。
針對8月上旬高溫旱情,市農業農村部門及時調度1.9萬多臺水泵,組織農戶排灌,抗旱面積達475萬畝。全市共投入農機具1.8萬余臺助力“三秋”作業,組織飛手進行農作物植保作業,每日出動植保無人機100臺以上,對農作物病蟲防治面積達475萬畝。目前,各地農業農村部門正在組織搶收蔬菜、玉米、水稻等農作物,全市再生稻頭季已收獲30余萬畝。來源:農業技術推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