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、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、農業農村部科學施肥指導專家組共同制定了《2021年秋冬季主要農作物科學施肥技術意見》,針對西北雨養旱作冬麥區(山西中部,陜西中北部,河南西部,甘肅東部)冬小麥土壤有機質含量低、保水保肥能力差,生長季節降水少、春季追肥難,有機肥施用不足等問題,提出以下施肥原則及建議:
施肥原則
(1)依據土壤肥力和墑情狀況確定基肥用量,參照《全國小麥產區氮肥定額用量(試行)》,堅持“適氮、穩磷、補微”;
(2)增施有機肥,提倡有機無機配合和秸稈適量還田,實行綠肥種植和小麥輪作;
(3)以配方肥一次性基施為主,適宜情況下可基追結合;
(4)注意錳、鋅等微量元素肥料的配合施用;
(5)科學施肥應與蓄水保墑技術相結合。
施肥建議
25-15-5(N-P2O5-K2O)或相近配方,配方肥作基肥一次性施用,宜選用長效緩釋新型肥料。施肥建議:
(1)產量水平300公斤/畝以下,配方肥推薦用量30-35公斤/畝;
(2)產量水平300-400公斤/畝,配方肥推薦用量35-40公斤/畝;
(3)產量水平400-500公斤/畝,配方肥推薦用量40-45公斤/畝;
(4)產量水平500公斤/畝以上,配方肥推薦用量45-50公斤/畝。
推薦施用農家肥2-3方/畝。產量水平400公斤/畝以上的田塊,小麥返青拔節后宜結合春季降水追施尿素3-5公斤/畝。禁用高含氯肥料,防止對麥苗的毒害。在缺鋅或缺錳的地區,根據情況基施硫酸鋅或硫酸錳1-2公斤/畝。提倡結合“一噴三防”,在小麥灌漿期噴施微量元素水溶肥,或每畝用磷酸二氫鉀150-200克和尿素0.5-1公斤兌水50公斤進行葉面噴施。來源:農業農村部官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