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月份是棉花促生長、促轉化、早現蕾、現大蕾、早開花、搭好豐產架子的關鍵時期,又是棉花對光、溫、水、肥等需求的臨界期,同時也是病蟲害發生、蔓延的關鍵時期。
為實現棉苗健壯生長、枝多不空、蕾多不落、花多不敗育、健康無病蟲、長勢穩而勻、色正無弱苗、防災減災的總體目標,現提出以下健康栽培技術管理建議。
一、合理推遲進頭水。提醒棉農,今年棉苗晚長堅持合理推遲頭水帶肥、頭水適度增量接底墑的田管理念,原則上壯苗田、旺苗田堅持見花澆頭水。不要因苗晚早打頂而促其生長早進頭水,寧可推遲打頂也不能早進頭水。要以推遲頭水來促進棉花轉化,更要頭水增量蹲身扎根。
二、適時調控促轉化。從棉花密度調查來看,田間棉花出現苗多苗全現象,部分雜交棉一膜六行或四行的密度明顯偏大,此現象極易造成棉田提早郁蔽,為嚴防棉花出現旺長郁蔽,這就要求做好調控工作。
六月份的棉花調控主要以水調為主,以因苗化調為輔。調控必須依據溫度、土壤肥力,棉苗長勢、氣候變化和日生長量等因素適當調節。化控要求藥量準確,噴霧均勻,不重不漏。常規棉日生長量超過1.2厘米時,頭水前用98%縮節胺1-1.5克/畝進行調控。
三、重點關注棉鈴蟲、棉盲蝽、棉葉螨和棉蚜等蟲害,做到早發現防擴散、降基數減危害。六月是棉田主要病蟲害擴散蔓延時期,也是天敵增殖重要的時期;病蟲防控工作進入關鍵期,也是推進綠色防控、統防統治和農藥減量增效重要時期。
四、做好清理雜草和余苗工作。從近期棉田調查來看,由于4月下旬以來雨量雨日多,滿地是草的棉田比較多呀!天山植保提醒棉農要加大力度清理余苗和雜草,確保清理后棉田無雜草,畝余苗率不超過2%。
五、加快中耕,增溫緩根,促根發育。堅持雨后必耕、有草必耕的原則,達到深中耕、寬中耕的技術要求,確保中耕質量。
六、合理運籌水肥。一是堅持滴灌的輪灌制度。根據田間土壤墑情,本著先弱苗、再壯苗、后旺苗的原則,合理灌溉順序。二是堅持隨水帶肥、一水一肥,并根據棉花長勢調節氮、磷、鉀的肥料比例,建議:前期以氮肥為主,隨著棉花生育進程的推進,逐步減氮增磷鉀,但切不可盲目投肥以增加成本。三是灌水后的棉田要不旺不衰,始終保持一個色、一展平。
七、穩住長勢適時打頂。堅持“枝到不等時、時到不等枝”的原則,果枝苔數控制在7~9苔,原則上7月1日結束打頂工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