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在種植戶網購農資的情況越來越普遍,農資電商對實體店沖擊非常大。原因主要是現在農資價格奇高,尤其是肥料,非常貴!農資電商的低價更加滿足了種植戶們的減壓心理。
盡管在這種局面之下,也不得不說實體農資店的優勢一直在,比如處理病害的及時性、可以現場查看病害問題、對當地土壤和作物周期的了解、出問題能找到人等等,是農資電商取代不了的。正因為農資行業特殊性質和農資店的特殊優勢,相比于其它行業,農資行業的實體店受線上的打擊小了太多了。

現在農資電商這么火,帶來的競爭壓力這么大,讓我們不得不開始思考一個問題--現有的線下渠道該何去何從,零售商又該怎么應對?
其實現有渠道模式的痛點稍微捋一捋就很清晰了,渠道成本高(人員、推廣、倉儲等),分散的網點庫存導致臨期產品的管理成本非常高,以高利潤率支撐的高毛利難以維續,以低利潤率、高周轉實現高毛利是主要的出路之一。
這些都是現有的渠道模式存在的短板,在原來渠道競爭和行業壓力還沒現在這么激烈的時候,這些痛點都被大家選擇性忽略,所以現在農資電商一崛起,大家都開始慌了。
在眾多渠道模式中,農資零售商是典型代表,這里我們就再來談談零售商,就農資零售商的現狀和痛點做個分析。
零售商數量眾多,全國有近30萬的持許可證的農藥零售商,近百萬的農資零售商(肥料、種子),競爭是相當激烈的,而且現在大多都是以夫妻零售商為主,也沒有專業的采購團隊,采購渠道非常有限。
關鍵的一點,現在種植戶對品種的需求趨向多樣化,庫存壓力大、資金周轉慢,再加上現在大家都普遍使用智能機且能熟練應用微信和小程序,這讓他們更加喜歡在線上購買產品,使得零售商原本就艱難的境地雪上加霜。
其實按照現在的發展趨勢來看,農資電商的崛起的確是大勢所趨,現在互聯網越來越發達了,許多傳統的東西都會被逐漸淘汰,所以大家不必因為新事物崛起帶來的挑戰而倍感焦慮,不管是經銷商還是零售商,我們只要善于抓住機會,跟著潮流轉型升級、完善自身,那么完全不用擔心有一天會被新事物打敗。
新事物在崛起,而你也在改變,這就是更好的生存之道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