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入冬以來,受多股強冷空氣影響,小麥主產區大部氣溫低于常年同期1℃左右,部分地區出現極端低溫,個別麥田發生凍害;華北、黃淮等地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少2-5成,淮北、西北、西南部分丘陵山區麥田旱情較重。當前“立春”將至,西南地區小麥開始拔節,長江中下游地區小麥陸續返青起身,黃淮海、西北地區小麥即將返青。

據氣象部門預測,1月底至2月初一股較強冷空氣將影響我國大部地區,氣溫將下降4-6℃;未來兩周主產區大部降水呈增多趨勢,旱情將得到緩解,但西南部分地區降水偏少,旱情可能持續。冬春季“旱寒”疊加造成小麥死苗,而且部分麥田苗情不均衡、旺苗弱苗并存現象突出,病蟲草害威脅較大,增加了春季田管難度。針對當前小麥苗情長勢和氣象條件,當前要以“防凍抗旱、促弱控旺”為重點,堅持一個“早”字,抓好一個“防”字,促進苗情轉化升級,搭好豐收架子。
鎮壓劃鋤增溫提墑
早春鎮壓可彌封裂縫,沉實冬季凍融疏松的土壤,增溫保墑。要抓住晴好天氣,適時適度鎮壓,注意土壤過濕不鎮壓,以免造成板結;有霜凍麥田不鎮壓,防止損傷麥苗;三葉前和拔節麥田不鎮壓,以免傷苗死苗。結合鎮壓開展劃鋤,先壓后鋤,提高地溫,減少水分蒸發,促進麥苗返青和根系生長。對凍害較重的麥田,早春適時摟麥或劃鋤,去除枯葉,促新生葉早生快發。
灌水補墑抗旱保苗
對旱情較重影響小麥正常生長的麥田,指導農戶根據早春溫度條件,在日均氣溫穩定通過3℃時,澆水補墑,促進表墑和底墑相接,抗旱保苗,為返青拔節創造有利條件。有噴灌條件的麥田可采取微量噴灌或滴灌。長江中下游和西南地區要及時清理“三溝”,疏通溝系,做到旱能灌、澇能排。
預防凍害及時補救
注意天氣預報,提前做好“倒春寒”防控準備。在低溫天氣來臨前,對土壤塇松、尚未拔節的麥田進行鎮壓,彌補土壤縫隙,防止透風跑墑,控制旺長。對缺墑的麥田,寒潮到來前提前灌水,改善土壤墑情,調節土溫和近地層小氣候,緩沖降溫影響,預防凍害發生。對已拔節或孕穗抽穗小麥可根外噴施磷酸二氫鉀及生長調節劑,減輕低溫影響。寒潮過后2-3天,及時調查幼穗受凍情況,一旦發生凍害,要及時采取追肥、葉面噴肥等措施,分類施肥補救。對莖蘗幼穗凍死率10%-30%的麥田畝施尿素5公斤左右,凍死率30%-50%的麥田畝施尿素7-10公斤,凍死率50%以上的麥田畝施尿素12-15公斤,促進恢復生長。
肥水運籌促弱控旺
早春是促弱控旺、保苗健壯生長的關鍵時期。弱苗以促為主,對葉片落黃、莖蘗數不足的弱苗和凍害較重的麥田,溫度回升后適時灌水施肥,一般畝施尿素6-8公斤、磷酸二銨3-5公斤,并因苗施好拔節肥,促進苗情轉化升級。旺苗以控為主,返青至起身期采取鎮壓化控或深鋤斷根,抑制分蘗滋生,減輕凍害風險;推遲春季肥水管理,在拔節中后期追肥澆水,一般畝施尿素8-10公斤;對冬前過旺、返青后有脫肥現象麥田,在拔節前中期因苗追肥澆水。
防病治蟲化學除草
隨著春季氣溫回升,小麥紋枯病、條銹病、麥蜘蛛、蚜蟲、地下害蟲和雜草陸續進入始發期,特別是干旱有利于麥蜘蛛、蚜蟲等發生,要加強監測和防控,壓低病蟲基數,減輕春季為害。對小麥條銹病,及時挑治,防早防小。對冬前未進行化除的麥田,當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6℃以后,選擇晴好天氣于上午10點至下午4點,及時化學除草,根據田間雜草種類選擇適宜除草劑,嚴格按照要求操作,以免發生藥害。
來源:農業農村部小麥專家指導組、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