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今年苗情較好,一類苗占比達70%。當前問題是冬前苗旺,需鎮壓控旺,特別是在谷雨前后和春分之前,要對過旺的小麥進行適當鎮壓和控制。”
“二類苗約占25%,苗情較弱,要在氣溫合適時追肥澆水、提高地溫,促進小麥復壯。”
“三類苗占5%左右,長勢差,需盡快判斷小麥弱苗的具體原因,通過劃鋤、追加養護根系的肥料等方式促使快速恢復。”

2月20日上午,一場寒潮襲來,在位于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刁鎮的中發農業種植基地內,2024年全省“萬人下鄉·穩糧保供”農技服務大行動春季田管專項行動啟動儀式在此舉辦,與會的濟南鑫星農業服務公司總經理吳占元,在現場查看小麥苗情后,當即提出有針對性的春管建議。
“盡管苗情好,春管不能松。”這片土地的經營者、濟南中發農業公司董事長菅祥告訴記者,“當前要把握好兩個關鍵。一是密切注意天氣情況,防范倒春寒,確保順利返青;二是瞄準‘精準’二字,在天氣好轉后開展分類管理,為今年的豐收打好基礎。”
這片總面積近萬畝的小麥種植基地,2023年小麥畝產1100斤左右,玉米畝產1500斤以上,已集中應用了精細機播、減壟增地、噴灌滴灌等新技術、新裝備,也購買了完全成本保險,用菅祥的話說,現在種糧是“風險越來越低,收益越來越穩”。
窺一斑而知全貌。據山東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王敬東介紹,2023年秋種以來,山東各地認真落實各項關鍵技術措施,大力推廣應用高性能播種機械,小麥適期播種面積大、出苗質量好,群體合理、個體健壯,一、二類苗比例高,冬前苗情總體好于往年。在此背景下,開展“萬人下鄉·穩糧保供”行動,旨在集聚農技力量,護航精準春管:“聚焦小麥分類管理,科學落實精準施肥、化學除草、一噴三防等關鍵措施,指導抓好促弱控旺、促根增蘗、培育壯苗、保蘗成穗,千方百計提單產、創高產、增總產,為確保全省糧食安 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,加快農業強省建設提供重要技術支撐。”
活動現場,山東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高級農藝師呂鵬發出倡議:“從現在開始到小麥收獲,還有三個多月的時間。在這期間,小麥生產可能會遭遇倒春寒、倒伏、干熱風、重大病蟲害等諸多災害。我們1.8萬名農技推廣人員,要堅持防在災害前面、抗在關鍵節點,無懼風雨、沖鋒在前,指導農民朋友科學應對各類自然災害,做讓農民朋友放心的戰斗員。”
來源:農民日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