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據新疆棉花產區的特點,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會同農業農村部棉花專家指導組,研究制定了“2021年新疆棉花前期生產技術指導意見”,為產區抓好技術培訓、搞好棉花前期生產提供技術支撐。
播前管理
及時做好棉田灌溉、培肥、整地、殘膜撿拾、除草、中耕等工作。南疆未冬灌棉田,要及時進行春灌。施足基肥,其中有機肥1-1.5方/畝,氮肥(尿素)15-20千克/畝,磷肥20-25千克/畝,硫酸鉀3-5千克/畝為宜。3月下旬至4月初,土壤含水量達到70%時適時適墑整地,做好犁地、粑地、切地、平地等工作,達到“齊、平、凈、墑、松、碎”標準。播前2-3天噴灑氟樂靈除草劑,畝用量100毫升左右,兌水20-30千克。
品種選擇
選用優質、早熟、穩產、抗病、成熟集中適宜機采的棉花品種,要求纖維絨長>30毫米、纖維比強度>30cN/tex、馬克隆值3.7-4.5。北疆地區選擇生育期120天左右的品種,南疆地區選擇生育期130-135天的品種。
種植模式
根據品種特性,確定適宜機采的種植模式。株型松散、補償能力強的品種,采用1膜6行或1膜3行,畝密度1.3-1.5萬株;株型緊湊、補償能力弱的品種,采用1膜6行,畝密度1.7萬株。
田間管理
預計今年新疆棉花病蟲草害總體中度發生,局部偏重發生。前期要加強棉花立枯病、爛根病、猝倒病,以及棉薊馬、棉蚜蟲等病蟲害預防。在種衣劑拌種處理基礎上,發病初期應及時葉面噴施代森錳鋅、多抗霉素等殺菌劑預防苗病;選用噻蟲嗪、氟啶蟲胺腈等藥劑進行噴霧,防治棉薊馬和蚜蟲。根據棉花生長發育指標,及時進行調控,采取噴施甲哌鎓(縮節胺)、葉面肥,中耕等措施,保障棉株主莖生長適中,5月下旬達到7片葉齡,棉花株寬>株高,子葉節<5厘米,花芽分化早,根冠比大,苗勻苗壯的管理目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