葡萄白腐病又被稱為“水爛”或“穗爛”,常發生在多雨的年份,通常和炭疽病并發流行。在生產過程中要注意進行有效防治,下邊隨小編一起了解葡萄白腐病發生規律及具體的防治方法。
主要危害新梢、穗軸和果實,葉片也可受害,通常在枝梢上先發病,病斑均發生在傷口處,開始呈水浸狀淡紅褐色,邊緣深褐色,后發展成長條形黑褐色,表面密生有灰白色小粒點。當病斑環切時,其上部葉片萎黃枯死。后期病枝皮層與木質部分離呈絲狀縱裂;果穗受害,先在果梗和穗軸上形成淺褐色水浸狀不規則形病斑,擴大使其下部的果穗部分干枯。發病果粒先在基部變成淡褐色軟腐,逐漸發展至全粒變褐腐爛,果皮表面密生灰白色小粒點,以后干縮呈有棱角的僵果極易脫落;葉片受害多從葉尖、葉緣開始形成近圓形、淡褐色大斑,有不明顯的同心輪紋,后期也產生灰白色小粒點,最后葉片干枯很容易破裂。
發生特點:散落地面及表土中的病殘體是來年初侵染的主要病源,病菌可在土壤中腐生存活3年以上。在僵果上分生孢子器的基部,有一些密集的菌絲體,對不良環境有很強的抵抗力,在干燥的穗粒標本中可存活10年以上。分生孢子靠雨水濺散而傳播,經植株傷口入侵。高溫高濕的氣候條件是該病發生和流行的主要因素。土質粘、排水不良的果園發病重;通風透光不良的果園發病重;植株個體負載量大的發病也重;果實進入著色期與成熟期,其感病程度也逐漸加重。
綜合防治及農藥防治方法:對葡萄白腐病要采取綜合防治措施加以防治,即要減少菌源,控制侵染源;合理施用肥料,增強植株抗性;加強栽培管理,規避發病條件的基礎上,著力做好藥劑的有效防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