油菜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蔬菜,味道鮮美可口,營養豐富,深受人們喜愛。在油菜種植過程中,根腫病是一種常見的病害,如果不及時防治就會導致油菜嚴重減產,希望對大家種植油菜有所幫助。
癥狀主要為害油菜根部,主根或側根膨大成紡錘狀或指形至不規則形的腫瘤,后腫瘤表皮變暗粗糙,地上部生長不良,造成葉片變黃萎蔫。
病原PlasmodiophorabrassicaeWoron.稱蕓苔根腫菌,屬粘菌。休眠孢子囊在寄主細胞里形成,球形或卵形,壁薄,無色,單胞,大小4.6-6.0×1.6-4.6(μm),萌發產生游動孢子。游動孢子洋梨形或球形,直徑2.5-3.5μm,前端具兩根長短不等的鞭毛,在水中能游動,靜止后呈變形體狀,從油菜的根毛侵入寄主細胞內,經過一系列演變和擴展,從根部皮層進入形成層,刺激寄主薄壁細胞分裂、膨大,致根系形成腫瘤,***后病菌又在寄主細胞內形成大量休眠孢子囊,腫瘤爛掉后,休眠孢大囊進入土中越冬。
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病菌以休眠孢囊在土壤中或粘附在種子上越冬,并可在土中存活10-15年。孢子囊借雨、灌溉水、害蟲及農事操作等傳播,萌發產生游動孢子侵入寄主,經10天左右根部長出腫瘤。病菌在9-30℃均可發育,適溫23℃。適宜相對濕度50%-98%。土壤含水量低于45%病菌死亡。適宜pH6.2,pH7.2以上發病少。一般低洼及水改旱田后或氧化鈣(CaO)不足發病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