龍眼又名桂圓,是我國比較常見的補品,其不僅可以降血脂,還有美顏抗衰老的功效,因此很受女性的青睞,那龍眼什么時候成熟?種出的盆栽能結果嗎?
龍眼成熟時間:
龍眼的成熟期依據地域和品種而不同,通常情況下,泰國龍眼成熟期在5月下旬;廣州龍眼成熟期在7月中旬;廣西龍眼成熟期在7月上旬-8月上旬;福建龍眼成熟期為7月下旬-8月下旬。另外,不同品種的成熟期有別,如優良品種中的“福眼”在8月下旬-9月上旬成熟;“東壁”8月下旬成熟;“烏龍嶺”9月上旬成熟;“松風本”9月下旬-10月上旬成熟;“立冬本”10月下旬成熟。
種出的盆栽會結果嗎?
有可能會結果,有可能不會結果,看你會不會種植。不結果的原因有可能是盆栽后由于營養吸收面積受到限制,對肥料、水分的吸收能力降低,加上光照不足等,植株的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不易達到平衡,容易出現樹勢弱、生長慢以及不結果的問題。
龍眼樹即桂圓樹,桂圓是干的龍眼。那么龍眼樹和桂圓樹一般種下幾年后可以開花結果呢?據廣西龍眼種植戶李寶林透露,龍眼定植后,經過3-4年的正常栽培管理,已基本形成了早結豐產的樹冠和發達的根系,具備了開花結果的營養物質條件,開始進入低齡結果階段。這一階段的樹體管理,既要適當控制營養生長,讓其適量結果,又要促使樹冠和根系繼續發展擴大。龍眼由低齡結果階段進入成年結果階段,是龍眼的盛產期,栽培管理的目標是保持樹體較高的營養物質水平,使生殖生長和營養生長穩定的目的。龍眼進入老齡結果階段后,根系吸收能力減弱,樹體衰退,產量減少,栽培管理上要加強肥水管理,進行回縮修剪,增強根系的吸收能力,恢復樹勢,提高開花結果的能力。根據龍眼結果樹的生長結果特性和早結直產穩產優質栽培的需要,要抓好以下關鍵技術環節。
附:龍眼樹的栽培歷史
龍眼原產我國南方,栽培歷史可追溯到二千多年前的漢代。北魏(386—534年)·賈思勰《齊民要術》云:“龍眼一名益智,一名比目。”因其成熟于桂樹飄香時節,俗稱桂元。古時列為重要貢品。魏文帝(535—551年)曾詔群臣:“南方果之珍異者,有龍眼、荔枝,令歲貢焉。”
泉州地處東南沿海,氣候適宜、雨量充沛,自古以來人文繁盛。優越的自然條件、悠久的人文開發歷史,促進了龍眼在泉州的栽培。
宋代,龍眼已在泉州普遍種植。
龍眼是一種營養價值極高的熱帶水果,果肉嫩白剔透,果味甘甜,十分受大眾喜愛,不僅可以作為日常食用的水果,還能入藥。那么龍眼和桂圓有什么區別?功效和作用是什么?有哪些食用禁忌?
一、龍眼和桂圓的區別
龍眼又稱桂圓,龍眼是桂圓的學名,兩者本質上是一樣的。不同的是,桂圓是龍眼曬干之后得來的。
1.口感有區別
龍眼和桂圓雖然是同一種水果,但是口感上完全不同。龍眼是水果,表皮軟有韌性,果肉吃起來和荔枝有點相像,水分充足,果肉飽滿。而桂圓是龍眼經過曬干之后制成的,屬于干貨,果皮脆,一捏即碎,果肉水分含量極低。
龍眼又稱桂圓,益智,莆田當地百姓稱為三尺農味。白露前后都是吃龍眼的好時候,此時暑熱消散,人們的食欲會逐漸提高,是調養身心的好時節,吃龍眼很補,每天可以適當吃一些,但不可過量,龍眼雖好,但容易上火。那么你知道龍眼產地在哪里嗎?
龍眼產地環境要求
龍眼是亞熱帶果樹,喜高溫多濕;溫度是影響其生長、結實的主要因素,一般年平均溫度超過20℃的地方,均能使龍眼生長發育良好。耐旱、耐酸、耐瘠、忌浸,在紅壤丘陵地、旱平地生長良好,栽培容易,壽命長,產量高,經濟收益大,群眾喜種植。
世界龍眼產地分布
桂圓和龍眼大家也比較熟悉,但是一直比較疑惑這兩者是不是同一水果,并不了解它們之間的區別。那么,接下來,就和小編一起了解一下,龍眼和桂圓區別到底有什么區別呢?吃龍眼的好處和壞處你有知道多少?
桂圓和龍眼的區別
1、桂圓和龍眼雖然是同一種水果,但平時人們說的桂圓是龍眼的加工類產品,是把龍眼兒去掉外殼和里面的果核以后得到的干品,而平時人們所說的龍眼則是新鮮的水果,他去掉外皮以后,有白色的果肉,吃起來鮮嫩多汁滋味甘甜。
2、桂圓和龍眼在食用方法上也有明顯區別,桂圓是經過脫水的干品,平時它多用來熬粥或者煮湯,也可以制作一些甜品,或者直接泡水喝,但它并不適合直接吃,而龍眼則是一種新鮮的水果,它***理想的食用方法就是去皮以后直接吃。
溫馨提醒:本網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,倡導誠信合作、互惠共贏!為保證您的利益,建議經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,認真考察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,以免造成損失!
看過本文的人還看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