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在已經進入秋季,秋收的季節馬上就要到了,這也就意味著種植小麥的季節就要到了,小麥是我們主要的糧食作物,對于小麥生長過程中的蟲害,我們要嚴加防治,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小麥主要蟲害有哪些,小麥害蟲如何防治?
小麥整個生長階段,植株各器官均可遭受害蟲的侵害,在生產上通過準確及時測報,采用農業技術,配合以高效、低毒、低殘留專用化學農藥,適時防治,將病蟲的危害控制在經濟水平以下,可以確保小麥優質、高產、穩產,增加小麥產量和農民收入,并減少環境污染。
小麥地下害蟲的防治
主要地下害蟲種類是金針蟲、蠐螬、螻蛄等。具體防治方法如下:
撒毒土:每畝用5%毒死蜱顆粒劑2公斤,拌細土30-40公斤,拌勻后撒施,施藥后立即澆水,可以有效地防治金針蟲,兼治蠐螬、螻蛄等地下害蟲。每畝用5%辛硫磷顆粒劑2-3公斤或5%毒死蜱顆粒劑1公斤,拌細土30-40公斤,拌勻后撒施,施藥后立即澆水,可以有效地防治蠐螬、螻蛄;
藥劑灌根:48%的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或每畝用50%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,將噴霧器噴頭去掉,對準麥株莖基部噴灌,可有效防治蠐螬和金針蟲等地下害蟲。
麥蜘蛛的防治
小麥產區常見的麥蜘蛛主要有兩種:麥長腿蜘蛛和麥圓蜘蛛。偶發成災,往往措手不及。主要防治方法為:
農業防治:麥收后深耕滅茬,可大量消滅越夏卵,壓低秋苗的蟲口密度;適時灌溉,同時振動麥株,可有效地減少麥蜘蛛的種群數量。
藥劑防治:在點片發生期,選用15%噠螨酮或50%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,或73%克螨特(炔螨特)乳油1500倍液,或1.8%阿維菌素3000倍液,或40%樂果乳劑1000倍液,以阿維菌素與其它藥劑半量混配噴施效果好。起身拔節期于中午前后在麥蜘蛛為害盛時噴施。后期高溫天氣情況下于10點鐘前和16點鐘后噴藥。
麥蚜的防治
麥蚜是常發蟲害,一年發生10余代,溫度在15-25℃、相對濕度達到75%以下,為適宜,這也是中溫低濕麥蚜猖獗的主要條件。主要防治方法有生物防治和化學防治。
生物防治:選用對天敵具有保護作用的藥劑,如選用0.2%苦參堿(克蚜素)水劑400倍液,或殺蚜霉素(孢子含量200萬個/ml)250倍液、50%辟蚜霧(抗蚜威)1500倍液噴霧。同時,充分利用瓢蟲、食蚜蠅、草蛉、蚜繭蜂、蜘蛛等天敵的自然控害作用。
化學防治:用10%吡蟲啉可濕性粉劑、或50%毒死蜱乳油、或3%啶蟲脒1000倍液,或50%抗蚜威可濕性粉劑3000倍液,或50%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。其中吡蟲啉和啶蟲脒與低毒有機磷藥劑合理半量復配噴施,可保持10天的藥效期。以上藥劑相互復配或與敵敵畏復配使用更好。
小麥主要蟲害有哪些,小麥害蟲如何防治呢?以上就是小編總結的下面生長的各個階段主要害蟲的防治方法,希望在小麥的生長過程中可以為您提供幫助。